家长帮试题库 >
高中物理知识点 >
α、β、γ射线
α、β、γ射线
多选
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放射出α、β、γ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
B.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l
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B.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 )
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
B.纯α放射源
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
D.纯γ放射源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生产的装置,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根据设计要求,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在三种射线中哪种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α、β和γ射线都行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
B.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但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危险性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一旦侵入人体,就会潜伏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
Pu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B.100个
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
2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
g
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导致核电站安全壳破损,使全球遭受核污染。世界绝大多数地方都从大气中检测到了的碘(I)一131,就是核原料一铀钚混合氧化物裂变的主要产物之一。碘一131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具有放射性。它发生衰变时,发射出β、γ射线,生成氙(Xe)-131,若所发射的β、γ射线的能量分别为0. 6065MeV和0.3640M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戴口罩可以防止碘一131的辐射
B.铀钚混合氧化物中,铀与钚的半衰期都发生了变化
C.碘一131发生衰变时,核反应方程是
D.碘一131发生衰变时,有1.745×10
-30
kg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图示用来监测核电站工作人员受辐射的徽章,当胸章上1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未感光,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的射线是
[ ]
A.α和β
B.α和γ
C.β和γ
D.α、β、γ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在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U衰变成
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6次α衰变
B.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产生的
D.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穿透本领比γ射线强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若将磁铁移开后,计数器所得计数率保持不变,其后将薄铝片L移开,计数率大幅上升,则放射源为( )
A.纯β放射源
B.纯γ放射源
C.α、β混合放射源
D.α、γ混合放射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 ]
A. 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 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 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 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碘-131(
)是重要的核裂变产物之一,因此它可以作为核爆炸或核反应堆泄漏事故的信号核素。碘-131本身也具有放射性,它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β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有78个中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B.碘-131有78个质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C.碘-131有78个中子,β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D.碘-131有78个质子,β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
U+
n→
B
a
+
K
r
+3
n
B.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这个反应中的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来计算
D.实验中产生γ射线,其穿透能力极强,比X射线还强很多倍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的轨迹上须标明是α、β和γ中的哪种射线)
题型:
操作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射线。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
C.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D.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