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试题库 >
高中物理知识点 >
玻尔的原子理论
玻尔的原子理论
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
a
的圆周轨道上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个半径为r
b
的圆周轨道上,r
a
>r
b
,在此过程中
[ ]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观察时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B.氢原子辐射光子需要一定的时间
C.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发出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
n
=
,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
A.3A/16
B.7A/16
C.11A/16
D.13A/16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最多只能放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n=4能极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C.从n=4能极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D.从n=4能极跃迁到n=3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等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若能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吸收频率为v
1
的光子,若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时,释放频率为v
2
的光子。己知v
2
>v
1
,而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B时,则( )
A.释放频率为v
2
-v
1
的光子
B.释放频率为v
2
+v
1
的光子
C.吸收频率为v
2
-v
1
的光子
D.吸收频率为v
2
+v
1
的光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予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在同种介质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
214
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
0
=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
214
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
k
=1.323MeV、E
L
=1.399MeV、E
M
=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
[ ]
A、0.013MeV
B、0.017MeV
C、0.076MeV
D、0.093MeV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 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 =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
,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
A、
B、
C、
D、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1)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从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原子的电子叫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为E
n
=-
,式中n=1,2,3…表示不同的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A.
A
B.
A
C.
D.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能发出频率为v
1
,v
2
,v
3
的三种光,且v
1
<v
2
<v
3
,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hv
1
B.hv
2
C.hv
3
D.h(v
1
+v
2
+v
3
)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多选
如图所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 )
A.可以产生γ射线
B.可以产生六条在红外区和紫外区的光谱线
C.可以产生两条在可见光区的光谱线
D.放出的光可以使逸出功为4.80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多选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
a
的圆周轨道上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个半径为r
b
的圆周轨道上,r
a
>r
b
,在此过程中
[ ]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1960年5月15日,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在实验室中利用红宝石激光器首先获得了激光。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
1
是基态,E
2
是亚稳态,E
3
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E
3
,然后自发跃迁到E
2
,释放波长为λ
2
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
2
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多大?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用频率为v
0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v
1
、v
2
、v
3
的三条谱线,且v
3
>v
2
>v
1
,则
[ ]
A.v
0
<v
1
B.v
3
=v
2
+v
1
C.v
0
=v
1
+v
2
+v
3
D.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
A.红、蓝一靛
B.黄、绿
C.红、紫
D.蓝一靛、紫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档
查看解答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
1
=0.632 8μm,λ
2
=3.39μm,已知波长为λ
1
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
1
=1.96 eV的两个目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E
2
表示产生波长为λ
2
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E
2
的近似值为
[ ]
A.10.50 eV
B.0.98 eV
C.0.53 eV
D.0 36 eV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不定项选择
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题型:
不定项选择
难度:
偏易
查看解答
上一页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