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熵变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B.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 |
C.△H1<△H2 |
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 |
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
C.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进行 |
D.焓变小于零且熵变大于零的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B.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C.放热且熵增加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
D.△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
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
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实现 |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
A.所有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
C.熵增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
D.电解池反应均属于自发反应 |
A.是吸热反应 |
B.是放热反应 |
C.是熵减少的反应 |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
A.△S<0 |
B.常温下,可利用原电池,将该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该反应在高温下可为自发过程 |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A.高于或等于409K | B.低于136K |
C.高于136K而且低于409K | D.任意温度 |
A.H2O(s)→H2O(l)→H2O(g) |
B.CaCO3═CaO+CO2↑ |
C.2Na+2H2O═2Na++2OH-+H2↑ |
D.2H2(g)+O2(g)═2H2O(l) |
A.2SO3(g)⇌2SO2(g)+O2(g)△H>0 |
B.2C2H2(g)+5O2(g)⇌4CO2(g)+2H2O(g)△H<0 |
C.2NH3(g)+CO2(g)⇌CO(NH2)2(s)+H2O(g)△H>0 |
D.4NH3(g)+5O2(g)⇌4NO(g)+6H2O(g)△H<0 |
A.若根据反应“H2+Cl2=2HCl”设计成燃料电池,既可发电同时还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
B.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和醋酸的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
C.某反应△H>0,△S>0,该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
D.25℃时,NaClO溶液的pH=8,c(Na-)-c(ClO-)=9.9×10-7mol/L |
A.反应2A(g)+B(g)=3C (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
B.常温下反应2Na2SO3(s)+O2(g)=2Na2SO4(s)能自发进行,则△H<0 |
C.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D.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2(g)的△H<0,△S>0 |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B.2SO2(g)+O2(g)⇌2SO3(g)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
C.2NO+2CO⇌2CO2+N2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
A.电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B.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C.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 |
D.2NO+2CO⇌2CO2+N2 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A.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为3.52 |
C.草木灰(K2CO3)是钾肥,硫酸铵是氮肥,二者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A.低温下能自发变化 |
B.高温下能自发变化 |
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
1 |
2 |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H2 | CO2 | |||
1 | 650 | 4 | 2 | 1.6 | 1.6 | 5 |
2 | 830 | 1 | 4 | 0.8 | 0.8 | 3 |
3 | 830 | a | b | c | d | t |